2010年是特殊的一年,是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迈入规范化、科学化轨道的开局之年。是我校扩大招生、迈入新校区的第一年。为做好新旧校区的衔接工作,紧跟艺术教育发展步伐,使学校的专业特色与教育地位更加凸显,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在新的校区,在文化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,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在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,我校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。但创建文明单位是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,只有常抓不懈,持之以恒,才能保持创建成果,并促进工作不断提高。为此,我们特制定2010年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计划。
一、指导思想:
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坚决落实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、政治文明、构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发展的理论,以改革发展为主线,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,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,坚持科学发展观,坚持创建工作立足高起点:学校管理体现高标准,教师队伍提升体现高素质,教育工作体现高质量,全面创建文明和谐校园,巩固和提升学校在前几年争创区、县级文明单位中取得的成绩。
二、组织机构:
学校成立以陈乃春为组长,林萍、颜宝华为副组长,各处室中层干部为成员的“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”。制定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工作计划;抓宣传贯彻的落实,建立全方位的管理机制。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涉及教职工队伍建设、学生品德教育、教育教学、后勤服务、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,并进行分块包干、分层领导、专人负责。
三、具体措施
(一)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,深化政治理论的学习。坚定改革观念,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。帮助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,提高职业道德、社会公德及家庭美德水平。
(二)、加强班子建设。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身先士卒,坚持弘扬正气,坚持社会主义正确的荣辱观,努力实践党的“三个代表”,勤政廉洁,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。重视文明创建工作,做两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。
(三)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坚定不移的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以新《义务教育法》为准绳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一代新人作贡献。
(四)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。在教师中弘扬崇高师德,倡导敬业爱岗,无私奉献精神,树立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形象,引导教职工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,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,培养锻炼成一支政治思想好,文化素质高,业务知识精,工作能力强的教职工队伍。
(五)、建立窗口形象,在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中,不断优化结构,优化管理,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,探索教育规律,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。
(六)、认真推行“校务公开”、“党务公开”工作,提高认识,建立机制。进一步明确职责,落实内容和途径,切实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。
(七)、以各类活动为载体,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,把文明创建工作引向深入。形成团结互助,文明礼貌,助人为乐的良好群体形象。
1、深化全员参与的“文明伴我行”主题活动、18岁成人节系列活动、知恩感恩活动等,进一步打造文明校园。
2、继续开展“创优秀教师”、“创优秀班主任”、“创先进教研组”、“创三好学生”、“创文明优秀办公室”等创建活动。
3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开展各项活动:
① 健全学校激励机制。通过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素质,提高师德师能。如校领导岗位向优秀教师敞开;结构工资、奖金、评优向优秀教师倾斜;设立“优秀教案奖”、“优秀课件奖”、“教师基本功奖”、“教学活动奖”、“优秀论文奖”等,千方百计激发教师的潜能,激发其成就感和进取欲。
② 架设教师成长阶梯。学校通过组织看录像、听报告、校本培训,同行互学、专家引领、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方法,引导班主任、科任老师及所有管理人员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的技巧、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技巧、表扬与批评的技巧、沟通的技巧等,探讨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,做一名优秀教师。
③ 搭建才艺展示台。学校为教师提供展示各种本领的平台,如组织教师进行优质课比赛,课件制作比赛等一系列活动,让优秀教师在活动中、竞赛中、学习中脱颖而出。
④ 营造精神鼓励氛围。凡是在教育教学、教研教改、培优帮困及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,在物质奖励的同时,还通过会议表扬,发荣誉证、校园网站上表彰,让别人分享其成功的喜悦,并赢得社会的尊重。
(八)、创建优美舒适的校园文化环境。在保持园内外环境清洁、整齐、美观的基础上,进一步作好美化、绿化工作,并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,迎接学校五十年校庆,充分展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环境风采。
(九)、综合治理工作,把学校安全工作列为首要工作,加以重视,严格规章制度,定期检查各类运动器具,电线电路,食品卫生等,加强治安防范,确保师生安全。
(十)、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、整理、公示,以形成完整的创建活动档案。
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,不断总结经验,不断巩固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果,积极求索,开拓创新,进一步加快文明创建进程,提升文明创建水准,以实际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为促进横沙乡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。